在封锁期存活:一本新书探讨如何应对困乏之症
新冠疫情和长时间的封锁与隔离对全球人们的精神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
在一本名为《困乏之症》的新书中,来自诺丁汉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和精神健康研究所的保罗·克劳福德教授以及数据分析师杰米·奥瑞恩·克劳福德利用他们的研究来研究封锁期间困乏之症的威胁以及对抗它的种种解药。
“幸运的是,我们知道有一些潜在的抗困乏之症的解药,比如:接触户外空间,尤其是大自然;接受‘新常态’;社交联系(在疫情期间主要通过数字方式实现);作为一个‘船员’一起工作;为每一天设定目标和目的;将封锁中的家看作庇护所而非监狱;照顾身体(营养、水分、睡眠、运动);通过艺术、手工和人文学科参与或体验创造性活动。”
作为他们的研究的一部分,这本书探讨了困乏之症的起源和历史,特别是心理学民间症候群如何发展自体物感染,特别是在爱尔兰大饥荒中从拥挤的农村小屋传播到北美的拓荒者的情况下。

正是在这里,心理上的‘发热’或不安开始代替了伤寒的实际发热,因为拓荒者长期呆在小屋里,尤其是在冬季。类似的症候群,在其他具有挑战性或偏远地区也出现了,只是名称不同。
克劳福德教授和杰米探讨了由于长时间或极端社会孤立引起的精神下降的证据,特别是我们可以从惩教史和单独监禁中学到的东西,以及社会联系在维持良好精神健康中的重要性。来自文学、回忆录和报道的描述揭示了这一现象的迷人且有时引人恐怖的方面。
克劳福德教授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都不得不学会如何应对封锁,令人悲哀的是,这可能会是我们将来不得不面对的事情。我们希望这本书将帮助人们摆脱封锁,更好地理解他们所面临的经验和精神健康挑战,并提前为当各种变异感染躲避可用疫苗时,我们都需回到室内做准备。”
《困乏之症》将于3月8日开始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