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这种信念的是,在澳大利亚的大部分立法和政策中,术语“野狗”已经取代了“丁格”的称谓。 “野狗”是一个通用术语,被定义为“在野外生活的任何狗,包括野狗、丁格和它们的混血后代”。 这个术语被用于国家公园和其他土地上的标牌,广告注入毒物1080的肉饵的目标和存在。 这些肉饵被投放以减少野狗捕食牲畜的风险。
我们的新研究采用了最新的遗传测试方法,确定了澳大利亚各地野狗的祖先。 我们测试的307只野生动物中,大多数是纯种丁格。 只有很少一部分的野丁格具有狗的祖先,可能是由来自曾祖父或曾曾祖父的狗血统。 在我们的野外采集样本中,没有“第一代”(50/50)的混血或野狗。
基本上,所有的“野狗”都是丁格。 这些结果挑战了公众的看法,并质疑了成熟的管理实践。 我们主张“野狗”这个术语应该从公共语言和法规中去除。 应该使用丁格和野狗这两个术语。 丁格作为澳大利亚的食肉动物的地位应该得到恢复,因为我们是它们存在的最大威胁。
更好的测试带来更好的结果
丁格(Canis dingo)已经在澳大利亚生活了5000到11000年。 但虽然丁格在遗传上与家犬有所不同,但它们可以与家犬交配。
对在澳大利亚东部几乎没有纯丁格占主导地位的科学支持来自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出来的头骨测量测试和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DNA测试。
应用这些方法,维多利亚州在发现在捕害控制项目中被杀的动物中仅有1%是纯种丁格后,将丁格列为一种受到威胁的物种。 同样,新南威尔士州在2009年将“受到猎食和非法犬类(家犬)杂交”的行为列为一个关键威胁过程。
但是DNA测试方法已经有所改进。在我们的研究中,当我们比较旧的和新的DNA测试方法时,我们发现原始方法经常错将纯粹的丁格误识别为混血种。 这是因为该技术仅使用了一个相对较少的DNA标记,仅有23个。 而我们使用了195000个DNA标记。
DNA标记是一种基因变化,可以用来研究物种、群体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这是用于人类祖源或家族谱测试的相同技术。 通常来说,更多的DNA标记意味着更多关于个体的信息和更准确的DNA测试结果。
老方法也无法解释丁格的地理差异。我们在澳大利亚发现至少存在四个丁格种群或变种,我们称之为:西、东、南和大沙漠。
所以当我们观察维多利亚的丁格时,我们测试的动物中将近90%是纯种丁格。 在新南威尔士州,我们测试的动物中超过60%是纯种丁格,只有两只动物的饲养DNA低于70%。
在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丁格种群中,狗血统更常见,因为那里存在着密集的致命控制计划,例如空投1080毒饵,以及更多的宠物家犬。 一种解释是,进行的丁格繁殖季节的致命控制计划可能会增加丁格-狗混血的风险,就像在北美对狼和土狼进行的控制计划一样。 澳大利亚的空投毒饵计划可以在一个区域内杀死多达90%的丁格,减少了其他可能剩余的丁格配偶的数量。

这些发现对我们对丁格以及它们如何被管理的认识有重要的影响。 我们需要确保公共政策建立在对丁格身份和祖先的稳固和最新的了解上。
野生动物管理者和科学家们应确保他们使用的DNA测试方法准确且适用。 至关重要的是,应该利用最新的DNA方法在丁格上进行更新的遗传调查,以指导当地的丁格管理计划。
丁格保护计划应考虑到存在的地理变异和四个丁格种群可能面临的不同威胁。
目前,丁格处于一个灰色地带:因为它们既是本地动物又是农业害虫;并且由于广泛采用“野狗”这一术语,它们的身份变得模糊。
控制计划已经扩展到保护区域,包括国家公园,主要目的是尽量减少在相邻土地上的牲畜损失。
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新南威尔士从飞机和直升机中投下了超过200,000份含有1080毒药的肉饵以压制“野狗”。
今年,维多利亚恢复了其“野狗悬赏”计划。 该计划每只野狗身体部位支付土地所有者120澳元。 据称,自2011年以来,已兑换了约4600个“野狗”身体部位。
恢复一个顶级捕食者
我们的研究表明,“野狗”这个称谓是错误的。 被当作“侵略性”害虫目标消灭的动物是本地的丁格。
丁格-狗混合体的威胁也被夸大了。 虽然丁格可能对某些牲畜构成威胁,但作为顶级捕食者,它们通过捕食大型食草动物和排除入侵者(如野猫和狐狸)来保持健康的生态系统。 这反过来又有益于小有袋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 我们需要平衡管理丁格对农业的影响,同时确保它们能够履行其重要的环境功能。
“野狗”这个术语应该从公共语言和法规中去除。 应该使用丁格和野狗这两个术语。 这种术语的更改将准确地反映出澳大利亚绝大多数野生犬类是纯丁格—而混血体在基因构成上主要是丁格。
改名也将与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呼吁保持一致,他们要求尊重和承认丁格作为一种本土和具有文化意义的物种。
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The Conversation上,文章的标题为:“新的DNA测试击破‘野狗’神话:大多数丁格是纯种。” 作者是Kylie Cairns博士、Mathew Crowther副教授和Mike Letnic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