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瓦恩博士和合作者们为考古遗址提供了新的放射性碳定年结果,并介绍了地质年代学数据,确定了最大的巨石遗址之一的采石来源。图像:平江罐考古研究项目
在老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平江罐”进行的新研究表明,石罐可能最早在公元前1240至660年间被放置到最终位置。
来自于两个120多个巨石遗址中的石罐下方的沉积物样本是由由墨尔本大学的Shewan博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Dougald O"Reilly副教授以及老挝文物部的Thonglith Luangkoth博士领导的团队获得的。这些样本使用一种叫做光激发发光(OSL)的技术来分析,以确定沉积物颗粒上一次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
Shewan博士表示:“通过这些新数据以及其他埋葬背景下骨骼材料和木炭所获得的放射性碳定年数据,我们现在知道这些遗址从最初放置石罐的时期一直保持着持久的仪式意义,直至历史时期。”

老挝北部的巨石罐遗址包括高达1到3米的雕刻石罐,重达20吨,在景观中散布,单独出现或成群出现,数量高达数百个。
Shewan博士和她的团队于2020年3月完成了最新的发掘工作,重新考察了1号遗址(Ban Hai Hin),并在全球大流行国际边境关闭前返回了澳大利亚。
今天发表在PLOS one(公共科学图书馆)上的文章中,Shewan博士和合作者们展示了该遗址使用的新放射性碳结果,并介绍了确定最大巨石遗址之一的采石来源的地质年代学数据。
下一个挑战是从其他遗址和这个巨石文化的地理范围内获取更多样本,以了解这些神秘遗址以及它们创建的时期。
完整的研究团队包括拉筹伯大学、詹姆斯库克大学、格洛斯特郡大学以及老挝、新西兰和香港的国际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