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图布湖的健康状况正在发生变化。村民们报告称化学物质释放到湖中,鱼类死亡事件以及依赖湖水和食物的人们出现的健康问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新研究,发现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一处国际重要的湿地存在生态系统崩溃的预警信号。
国际承认的“拉姆萨尔湿地公约”表示,需要进行持续的生态监测和制定湿地管理计划,以保护巴布亚新几内亚第二大湖库图布湖。自1998年被列为“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以来,库图布湖一直被认为是亚太地区最原始的淡水场所之一。
研究人员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文化、历史和语言学院(CHL)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大学以及当地土地所有者合作,通过分析数年来从库图布湖中的沉积物核心,发现人类的影响,包括森林砍伐、采矿和该地区人口的增加,已在过去一个世纪内显著改变了湖泊。
CHL主任西蒙·哈伯利教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通过收集来自库图布湖的沉积物核心进行科学研究,亲眼见证了湖泊健康状况的变化。

他说:“30多年前,当当地土地所有者带我参观湖泊时,我惊叹于水的清澈以及浅滩周围水生(Chara)植物的丰富。今天,这些特征几乎都消失了。”。
这篇研究论文揭示了人类对库图布湖的影响和环境变化,提出了生态系统崩溃的早期指标。调查显示,库图布湖底沉积物中的藻类、真菌和地球化学成分的变化提供了生态系统崩溃的早期迹象。
库图布湖长19公里,宽4公里,最深可达70米,是一个拥有极其丰富多样雨林植物和动物的区域,生活着在文化和语言上同样多样的人类群体。
研究发现,80年代沉积物中藻类组成和粪便真菌发生了重大变化,表明与库图布湖周围养殖和居民区建设增加的时间相吻合,水质下降。
在1992年开采矿业和天然气资源的设施开始运营后,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呈上升趋势。这项研究显示了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对传统社区生活的不成比例影响。
他们的研究论文《热带森林作为“人类世”的关键地点-过去和现在的视角》已由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