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盲人加入全球“仿生眼睛”试验 曼彻斯特眼科专家在两名因晚期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失明的患者身上植入了人工视网膜或“仿生眼睛”。该手术由曼彻斯特大学眼科学读者、曼彻斯特皇家眼科医院顾问眼科医生和玻璃体视网膜外科医生保罗·史丹加领导的团队进行。 这项开创性的手术是国际人工眼睛视网膜电子植入装置试验的一部分,旨在帮助一些失明的人恢复一定程度的视力。目前,曼彻斯特的这两名患者是全球仅有的25名参与试验者之一。 使用Second Sight® Medical Products, Inc.(加利福尼亚州西尔玛)开发的ArgusTM II技术,植入装置旨在为患有严重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人恢复基本的有用视力,表现为光点和明暗色调。 这项技术由一台安装在眼镜上的微型摄像头和发射器组成。该摄像头通过一个小型处理装置无线传送信号至植入在眼内的超薄电子接收器——一块附着在视网膜上的电极板。电极旨在刺激残余的视网膜神经,使信号传递至大脑的视神经,这样大脑就能感知到与被刺激电极对应的光点和暗斑。 关于这项试验,史丹加先生说:“目前为止,我们对试验的结果感到非常鼓舞。”“‘仿生眼睛’手术进展顺利,两名患者情况良好,尽管在功能结果完全确定前还需要几个月时间。我们希望这种植入装置能提高患者的方向感、移动性、空间定位能力和运动侦测,或许让这些患者在熟悉和不熟悉的环境中获得导航视力。” 目前,曼彻斯特皇家眼科医院正在对这两名患者进行广泛测试,以试图优化视网膜刺激。该医院还在招募新试验对象。 终止 编辑注: 关于试验的详细信息 采访请求
